雄安地方政府公布三条原则,“不搞土地财政,考虑百姓利益,不搞形象工程。
不少地方政府严重依赖房地产经济,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。
“干什么都不如炒房”,不仅不利于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创新,而且会扭曲整个社会的价值观。
等了近半年,雄安新区的购房政策终于慢慢“解冻”。
昨天,雄安地方政府公布了其建设的三条原则,“雄安新区绝对不搞土地财政,一定要考虑百姓的长远利益,绝不搞形象工程。”其中,第一条就是“不搞土地财政”,这无疑引人注目。
而在作为国家“千年大计”的雄安新区,如此高调强调“不搞土地财政”,无疑,国家也是想探索出一条不同于以往的,可以化解高房价困境的道路。
土地财政的根源是什么?跟房价之间有什么关系?有没有化解之道?这些问题,或许是我们了解它的突破口。
前几天,“长沙房价下降50%”这一消息,狠上了一把头条。
听着似乎不太可信?但平心而论,这还真不是媒体恶意炒作。9月12日,长沙市政府推出两批定向限价商品住房,第一批20个项目共建设11682套,第二批建设正在计划中。首批房中,长沙市芙蓉区新桥小区三期推出1208套房屋,售价仅为4950元/平方米。有人考证,这一价格,不到周边地段二手房价格的一半,“长沙房价下降50%”的说法由此而来。
长沙这次为什么能下这么大的决心?原因不难想。近一年来,长沙房价疯涨,泡沫过大,购房指标甚至被炒至10万元一个,房价问题已然十分严峻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这并不是个别现象。
房价高涨的真正原因,到底是什么?
这可能要追溯到上世纪的“香港地产模式”。1987年12月1日开始,深圳模仿香港,在内地第一个实行土地拍卖,3块地卖了2336万元。
从此,各地群起响应,卖地成为不少地方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,用以满足各地城市建设庞大的资金需求。
客观说,土地财政政策在改革、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。但过度依赖土地财政,加之地方财权事权之间的不匹配,使得地方政府养成了要干事就要卖地换取收入的惯性思维。这种惯性模式造成的后遗症正在逐步凸显,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。不少地方政府严重依赖房地产经济,眼看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,却欲罢不能。
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,曾给出一组数据:1995—2012年,我国名义GDP增长8.6倍,工资总额增长8.8倍,税收增长16.7倍,政府收入增长18.8倍,土地出让金却增长了整整64倍。
这一模式的结果是什么?看看 “开山鼻祖”香港便知。如今香港已坐上全球房价最高城市的位置,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价格上涨9.3%,一个停车位就能卖出518万港元的天价。而在内地,去年下半年,深圳也曾被爆出,六平米的鸽子笼也要14万/平方米。
不过,一位资深的房地产观察人士告诉记者,很多城市现在已经全面进入限购、限贷、限价、限售、限商的“五限”时代,掐断炒房链条其实并非难事。
比如,经济Ke了解到,在合肥,部分二手房下跌40%的主要原因,就是炒房客被套牢之后急于出手。
另外,开发商“捂盘惜售”的行为同样值得警惕。今年,因为限价,不少开发商用此种办法与政府博弈,使得房价仍高居不下。
但其实,如果政府严令工程进度,达到预售条件的项目必须上市,严查捂盘惜售行为,也可快速缓解供应的短缺。武汉、合肥、南京等城市已经这么做了。
不过,也有狠不下心的。不少媒体报道,今年6月份,保利天禧楼盘捆绑精装修,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执法局已认定其属于捆绑消费,变相抬高房价等涉嫌违规的行为,却表示管不了。
去年,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吐槽,称华为员工都买不起深圳的房子,而华为员工收入高“地球人都知道”。
《人民日报》也曾发文指出,人们不愿意干实业,觉得“干什么都不如炒房”,这不仅不利于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创新,而且会扭曲整个社会的价值观、财富观,长远来看,对我国未来的总体竞争力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。
如今,房地产泡沫这头灰犀牛的威胁依然十分严峻,高房价的危害,值得警惕。但遏制房价并非没有办法,除去卖地换钱,还有更多可探索的空间。当然,落实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困难,但并非无法克服。这需要各界的决心,需要管理者更高更精细的管理水平,也需要更深层次的体制改革为其开路。